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一貫道、人生真諦、人生價值 例子在PTT/mobile01評價與討論,在ptt社群跟網路上大家這樣說
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一貫道在[資料] 人生真諦- 看板IGuanTao
 話前頭
 本文是道場講師整理,後學轉錄上來提供大家作參考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    人生真諦
一、前言
  人生的定義 - 從生到死的過程。
  人從呱呱墜地起,便開始了漫漫人生的旅程。在旅遊的途中,有人遇的是風和
 日麗,處處佳景;有人碰的是淒風慘雨,泥濘難行。同樣一條人生路,卻走出百
 種不同風情。然而不論是好是壞,大部份的人,到頭來回顧一生,也只是六個字
 囊括一切 - 蜂釀蜜,蠶作繭。
  仔細回想,人的一生所作所為,就如同蜂釀蜜,蠶作繭。小時候盼望快快長大
 ,一旦長大成人,懂得人我之別,就處處為自己的利益打算。結婚以後,有了家
 庭,為了家庭,四處奔波;到最後,一口氣不來,兩手空空,所有的成果,絲毫
 也帶不走,這與蜜蜂釀蜜,供人食用,有何差別?然而這一生的作為,所造的善
 惡之因,卻將如影隨形,揮之不去,驅使我們轉向另一個輪迴,這又與蠶的作繭
 自縛毫無不同。
二、生命的意義 - 締造不朽的人生
  人來到這世上,為的是什麼?若只是圖個享受,或傳宗接代,則與其他生物沒
 有不同,人又如何堪稱無萬物之靈,能與天地並列為三才?所以生命的意義不應
 該如此狹窄!人來世間走這一遭,應該有更崇高的使命要去完成,有更高的境界
 要去創造。
  看看歷史的記載,確實有些人,利用有限的生命,締造出不朽的人生,身雖死
 ,而精神永存,受後代千秋萬世的追思:這才是生命存在的價值。
三、人生觀
  一樣米養百樣人,每個人自我期許不同,所定義出生命的內涵就有所不同。綜
 合而言,世人所期待扮演的角色,不外下列數種:
  (1)有錢人 -
    坐擁家財萬貫,享用山珍海味,睡臥高樓華廈,有揮霍不完的財力,過著
   人人羨慕的生活。
  (2)有權人 -
    
    顯赫的地位,強大的權勢,一呼百諾,威風凜凜。
  然而有錢和有權這兩種,都不是有意義的人生,金錢、名位,只能炫耀一時,
 不能永遠享有;只能利生,不能利死,當生命走盡頭時,這些身外之物,於自己
 毫無幫助。甚至,為了擁有這些,而招來殺生之禍。歷史上不乏類似的記載:例
 如:秦朝李斯,用盡方法,只為追求權位,最後累及滿門,全被斬死。晉朝石崇
 ,家族因為航海致富,所以生活驕奢,最後也是不得善終。即便有人能一生平安
 ,富貴到老,最後依舊是兩手空空,孤墳一座。
  西方有一句諺語:
  「不論你怎樣,到頭來都是棺材與墳墓。」
  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,所要創造的人生,當不同於前二者,而是效法聖賢仙佛
 ,找到真正的自己,活出生命的真實價值。這就是後面所說的聖賢之路。
  (3)聖賢之路 -
 
    求道之後,明白色身之中,還有個真我靈性的存在,這個靈性,永遠不死
   ,但會隨著一個人生前的作為,決定它未來的去處。聖人是先知先覺者,明
   白此理,故而對內鍛鍊自己,厚植德性;往外渡化眾生,引領眾生走向光明
   。這些聖賢活著時,雖然受盡煎熬,委曲求全,死後卻萬古流芳,後人追思
   不已。
四、正確的人生觀 - 邁向聖賢之道
  聖人的一生,無非是盡己之性,盡人之性,若欲取法聖人,就必須內聖外王,
 雙管齊下。
  (1)內聖 -
    減輕慾望。眾生所貪愛者,不離名與利:人心貪於利,則受制於利;貪於
   名,則被名所縛;無所不貪,就寸步難行。若能少一分物慾的牽纏,就減一
   分的煩惱,多一分智慧,道心自顯,佛格自成。
  (2)外王 -
    聖人以天下為己任,故能關懷眾生,四處廣度有緣,用智慧解脫眾生的苦
   ,引領他們開發內在的本性,助其達本還源。
五、結論
  只一個俗念頭,便冤枉過了這一生,透過求道、學道,讓我們明白人生的真諦
 ,生命存續的意義為何。明白之後,就要好好珍惜它,充實它,邁開大步向前走
 ,不再蹉跎光陰,善用有限的生命,為自己寫下光輝的一頁。
--
◆ From: 1.162.229.50